未来教育家项目:儿童文学如何点亮人文语文之光?慈琪老师精彩讲座回顾来啦!
Body
编者按:
文珠成长计划是中文系(珠海)三全育人品牌项目,聚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整合系内外专任教师、学工队伍、校友和朋辈同学力量,涵盖思政课堂、学业辅导、升学职业发展论坛、心理团建辅导和成长伙伴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领未来的文科创新型人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我系策划推出“未来教育家项目”,鼓励学子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正文:
近日,我系未来教育家计划第一讲“唤醒另一颗灵魂——儿童文学与人文语文”在南校园成功举办,活动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慈琪主讲,系党委副书记沈锐主持,24级本科生班主任胡星灿副教授、生科院校友李光老师以及学系品牌活动“文心课堂”三位主讲人参与对谈。
一、作家亲谈:分享创作经验
儿童文学作家慈琪老师的分享从写作经验谈起,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她将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为自己写”和“为儿童写”两类,为自己写的作品里凝结了她每个成长阶段的生命体验和反思,而为儿童写的作品则需要贴合学情,更注重作品结构的教育意义。
慈琪老师本硕就读于中山大学,这段时光里,她博览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方向的著作,搭建起深广的知识结构,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当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慈琪老师讲到:
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种子,
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
才能长势旺盛。
因此,她鼓励孩子们从生活中发掘创作灵感,积累自己的写作苗圃,这可以是一切感兴趣的事物或自己擅长的领域。从故事背景、人物设定的创想,到勾勒干奇百怪的故事情节,最终这个故事不论是否导向固定结局,都可以是一次很好的创作练习,将故事的种子从生活的苗床中培育起来。在此,慈琪老师还向观众介绍了场景写作练习法,鼓励大家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关照世间动态。
二、慈琪老师的“故事温床”
1、苗床里的种子和幼苗:故事灵感发芽了
2、强壮的根系:故事背景;人物设定
3、叶子和花朵:合理的故事走向;千奇百怪的故事情节
4、果实:同一个故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局,也可以没有结局。
高浓度的生活体验、渊博的阅读见闻和不懈思考共同滋养着慈琪老师的写作。在《收割一群狼》这份故事集里,她采用高密度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路,将不同自然风物拟“狼”化,描摹它们的生命发展轨迹,童趣盎然又意蕴悠远。慈琪老师也表示,自然教育也是儿童成长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面向。
三、慈琪老师“狼”故事的诞生
1.过去的“狼故事”:
古希腊《伊索寓言》
明代故事《中山狼传》
德国《格林童话》
1955年动画片《会摇尾巴的狼》
中国民间故事
……
2.现在的“狼故事”:狼的形象也在慢慢变得更正面、更可爱。
3.慈琪老师的“狼故事”:
讲座的尾声里,慈琪老师再度强调了循序渐进的阅读积累和真切的生命体验之于孩子成长都十分重要,也寄语大家对世界保持认真和好奇。
四、师生校友对谈:解读文学创作,启迪教育新思
党委副书记沈锐:
沈锐副书记分享了幻想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及文学的教育意义。在对话中,他指出幻想文学是一种高密度的现实主义,有助于理解更为复杂的真相。他认为好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动力,情感的连接和共鸣能有效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沈副书记以学系的“文心课堂”活动为例,指出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守正创新的实践价值。
胡星灿副教授:
胡星灿老师以教育者的敏锐视角,阐述文学教育的特殊作用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他强调,创作应根植于真诚与真情实感,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感性空间,而非一味追求冷冰冰的客观和理性。在面对创作中的挑战时,他提出要坚持真实的自我表达,同时也鼓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快乐,避免陷入过度功利化的束缚中,让文学的光芒与人性的温暖在成长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李光校友:
校友李光从家长身份出发,通过讨论其个人经历和观察,强调了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喜爱以及丰富的阅读积累对于创作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提到了自己与孩子共读绘本的经历,以及对当前市场儿童文学的观察,强调了优质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最后,分享者表达了对提高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质量的期望,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大学生活和校园资源,体验自然之美。
五、互动:微作品大赏
1.微童话分享
2024级的同学们提前准备了自己的微童话作品与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慈琪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敏锐的文学感知,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且细致的解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童话创作的精髓,发现自身作品的闪光点与不足,从而在童话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与进步。
2.微作品欣赏
2024级本科生王宇慧同学:
远方无尽群山奔来泛着寂寂冷意,领着一个长夜隆冬。
旅人在一卷卷北风的簇拥下艰难地走着,他在寻找。
天上飘落的雪花忽远忽近,似真似幻地问他:“孩子,你要找什么,你要到哪里去?”
旅人说:“我要找一条大鱼,一条蓝色的大鱼。”雪花们着急地说:“你要找的是鲲吗,它住在遥远的北海。”
旅人摇摇头,接着说道:“不,不是的。它的眼眸消融冰川,像壮阔的星河。它的身躯庞大无比,在宇宙中游走。”雪花们齐声道:“我们未曾见过这样的大鱼。我们未曾见过这样浩瀚的事物。”
旅人继续走着,从冬天走到春天,路上他也遇到过很多人,卖气球的,卖笔和本子的,卖房子的,不过他们都没有见过旅人口中的大鱼。
走到最后,他已然老去,在浓浓暖意中沉沉睡去,他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鱼,多么美丽,又多么神奇!它的眼眸是春天的泉水,流动闪烁着光彩,它漂浮在空中,向着旅人游来……
2024本科生朱慧轩同学:
安妮来到绿山墙农舍后,这里就成了她的魔法天地。她常常幻想自己是被施了魔法的精灵公主,误落凡间。绿山墙的森林在她眼中是神秘的魔法森林,古老的树木是沉默的守护者。
一天,安妮与好友戴安娜在森林边缘发现了一个闪烁奇异光芒的树洞。两人好奇地钻进去,瞬间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会说话的小动物,它们请求安妮帮助寻找丢失的魔法水晶,否则森林将陷入黑暗。安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她们踏上了冒险之旅。
她们沿着一条流淌着彩色溪水的河流前行,溪中的鱼儿能吐出泡泡为她们指引方向。途中遭遇了巨大的荆棘丛,安妮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把荆棘想象成友善的巨人,用甜言蜜语说服它让开道路。在一座古老城堡前,有喷火的怪兽守护,安妮急中生智,用魔法森林里的草药制成神奇烟雾,让怪兽陷入沉睡。
最终,她们在城堡的密室找到了魔法水晶。当水晶归位,森林恢复光明,动物们欢呼雀跃。安妮和戴安娜带着满满的神奇经历,顺着树洞回到了绿山墙。从此,安妮的故事在绿山墙流传,激励着每一个孩子勇敢追寻幻想中的奇妙世界。
2024级本科生玉冰清:
森林王国每个月都会开展跑步比赛,国王猎豹说,这是为了让动物们都有健壮的身体,如果以后有危险入侵,大家都能有强壮的体魄去应对。
小兔拉比从小就一直是自己所在小森林比赛的佼佼者,在比赛中经常拿第一名。
抱着一捧萝卜站在领奖台上,拉比能看见河流小学所有的小动物,她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好像有点紧张,但又很开心。老师告诉她,这种感觉是自豪,“下次也要努力拿第一哦!”老师拍拍拉比的肩。
拉比于是更加努力地开始练习,每次她准备休息时,她总是看见一旁的小鸟们还在练习。可是每次比赛,小鸟们细细的爪和大大的翅膀总让她们被甩在后面。
“为什么小鸟们那么努力了,却还是跑不快呢?”拉比想。
回家的路上,路过的小鸟们热情地围了上来。 “啊!拉比!我们学校的第一名!”
面对着小鸟们怎么跑得更快的提问和一通夸赞,拉比感到不知所措。“她们夸了我,明明我应该开心才对呀。”一种奇怪的感觉在拉比心中出现。
“可是,为什么小鸟要练习跑步呢?”拉比想。
3.文心课堂实践经验
作为中文系(珠海)的文化亮点,"文心课堂"始终是同学们社会实践的热门项目。几位文心课堂的志愿者也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感悟。
2023级本科生罗锦薇同学:
基于文心课堂的受众,我们选择了“诗画结合”这一具有吸引力的主题,以中国名画为插入点进行教学。同时,我们也根据儿童性格设计了游戏环节,希望儿童以自愿的形式打开内心世界,接触到教育之美。
2024级本科生毛馨平同学:
我所在的小组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面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选择了一种轻松而有趣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同时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到甲骨文的知识。通过这次讲课的锻炼,我更加理解了老师这份职业的意义,也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课的不容易。希望在之后的文心课堂实践中能不断精进自己的授课水平。
2024级本科生吴蓝可同学:
我们小组是在上学期开学后不久进行的授课,于是选择了春晚的热门歌曲《上春山》作为教学题材来帮助孩子们领略中国传统诗词之美。讲解诗词的过程中也会尽量以更通俗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疑难词语、文化常识,在感受诗中春日风光的同时,提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活动的尾声,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慈琪老师的感激与敬意。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憧憬着未来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相信在“文珠成长论坛·未来教育家计划”的推动下,会有更多的学子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